股市狂欢与地方政府招商“内卷”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

2025-08-27

  股票推荐,今日牛股,短线股票推荐,明日股票推荐,热门板块分析/每日精选A股潜力牛股,覆盖短线爆发股与长线价值股,附技术图形、资金动向与题材热点分析,助您提前抓住风口,精准进场!

股市狂欢与地方政府招商“内卷”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

  最近几天,好几个炒股的同事都开始请客吃饭了,身边一些炒股赚了钱的朋友也开始大方花钱了。

  上周五,上证指数突破了3800点,上一次上证指数在3800点之上还是在10年之前(2015年8月19日)。股市一片欢腾,很多人也感觉喜气洋洋。

  这一轮“政策+情绪”牵引为主的牛市可能在“芯片自主”和“存款迁移”的助推下走向高潮,只要居民端将银行里的存款继续转移至股市,并且政策上面继续助推股市产生赚钱效应,那么就能快速改善预期,让居民端有钱消费,最后传导到房地产和城投板块,皆大欢喜。

  对于上述经济复苏逻辑,市场其实充满期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经济基本面的走向并不乐观,这一轮没有足够的基本面改善支撑的牛市成色如何也尚待观察。

  根据市场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38家规模以上企业破产,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同时注销的企业同比去年增加了30%以上,其中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均为重灾区。

  以广东为例,今年新增的注册状态显示为吊销、注销的生产型企业超过了10000家,其中东莞、佛山两地的纺织服装类工厂占到了关停企业总数量的34%,包括了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的部分企业。

  受企业破产、倒闭、关停潮蔓延的影响,全国各地在地方税收、就业等方面开始面临空前的压力,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大战进入了白热化程度。

  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掌握着资本就能掌握与地方国企、城投平台在项目合作谈判时的主动权,现在则是掌握着产业和运营端资源才能在跟国企、城投的业务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截止当前,地方政府、地方国企、城投平台对产业和运营的需求已明显大过对融资的需求,更远远大过对施工、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我们现在做“F+EPC+O”(投资+施工+运营)业务的逻辑也从“F”优先全面转向了“产业和运营”优先,因为地方政府需要优先解决产业、企业落地以及背后的就业、税收等的增量问题。

  近两个月,地方政府及地方国企、城投平台的“零租金招商潮”愈演愈烈,各个核心城市都推出了科技企业免费入驻模式,免租期2-5年不等,至此全国各地政府的产业招商又“内卷”到了新的高度。我们举几个大城市的例子:

  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一次性统筹调配了15万平方米的国有产业园区开展零租金试点,成为免租招商潮中全国单次供应规模最大的城市。

  深圳市国资委拿出了10万平米物业,为科创小微企业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服务,其中南山区还新设立了5亿的战略直投种子基金,并明确说明可接受投资项目百分之百亏损。

  杭州启动了“润苗计划”,准备拿出不少于20万平米园区给初创的优质企业,最长5年零租金。

  苏州在高铁新城推出青年启航计划,一次性整合了10万平方米的国资园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200平米或者是10个工位、2年免租支持,并且给企业配套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融资额度。

  成都天府新区的国有企业牵头拿出了5万平米的园区,实施阶梯式的租金减免,并采用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减半的模式吸引企业入驻。

  总的来说,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及“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国内外复杂形势双重夹击导致企业批量破产倒闭,进而严重影响全国各地的就业和税收问题,由此亦导致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零租金”的招商内卷也就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零租金”招商模式兴起的背后,大家还需要特别关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变迁问题。

  2022年4月1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今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继续印发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其中第四十八条规定“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自此,地方政府正式进入“资本招商”“基金招商”的新时代。

  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务院令第783号)亦明确规定,“第十条 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一)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二)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三)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四)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因地方政府的“资本招商”“基金招商”依旧难以规避内卷和无序问题,今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1号)。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并正式提出了“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对“基金招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在相关协议中未明确返投情形,得5分;基金在相关协议中明确了返投情形,得0分。”

  受上述新规的影响,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资本招商”“基金招商”模式调整为了“先投后股”招商模式,比如海南省科学技术厅8月6正式印发了《以“先投后股”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实施方案(试行)》,该方案中提到:“先投后股”是指前期在“先投”阶段,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投入财政资金,解决科技成果在概念验证、产品中试及二次开发等关键环节的问题,支持科技成果趋于熟化,并约定后期转化为股权的条件。在“后股”阶段,当被投企业达到转股条件时,根据事先约定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股权,并按照“适当收益”原则逐步退出的一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除了“先投后股”的招商模式以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并购招商”模式的兴起。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资机构提出了控股上市公司的计划,证监会5月1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鼓励依法设立的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私募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由此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推进了“并购招商”时代。

  最近几个月,很多国资机构组建了并购基金,专门用来收购上市公司股份,并主要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锻长补短。我们认为,从土地招商、基金招商到并购招商,目前并购招商显然已成为地方政府更具确定性和主动性的招商模式。市场方面亦认为,目前主板有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因此国资机构的并购重组业务发展空间巨大,“并购招商”模式的兴起之下,今年可能成为并购基金的爆发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2秒停车被扣4元,上海智慧停车系统 “掐秒算钱”引争议,市民吐槽:买包子2元,停车4元

  武汉男子拍摄违停时被当街殴打,打人者被罚款500元,被打者称将提起行政复议并起诉

  日媒报道:两名日本公民在台北西门町高举中国国旗,并高呼“台湾属于中国”,被台湾当局驱逐出境……

  不是娃离不开我们,是我们没准备好放手,开学季,别让分离焦虑先开学!这样做,娃不哭妈不愁

  轻薄、折叠、全玻璃!苹果未来三年iPhone进化路线个公测版发布,预计为正式发布前最后一版

  OPPO Find X9 Pro“解冻”在即,新机定位“口袋里的哈苏”

地址:股票推荐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363050.com 传真:363050.com QQ:363050.com

Copyright © 2012-2025 股票推荐官网|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