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看剧丨看《股票推荐官网_今日牛股+明日潜力股全解析_短线+长线策略每日更新K线成长记》荐股切莫触犯法律红线
2025-10-17股票推荐,今日牛股,短线股票推荐,明日股票推荐,热门板块分析/每日精选A股潜力牛股,覆盖短线爆发股与长线价值股,附技术图形、资金动向与题材热点分析,助您提前抓住风口,精准进场!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品的金融反腐微短剧《K线成长记》正在播出。投资者依靠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者的专业性以期规避证券市场风险,是比较常见的生活场景,荐股行为的法律边界在哪儿?非法荐股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让我们跟随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莹、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副庭长李方和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法官助理冯海瑞,一起《法眼看剧》。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行为的人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他所属机构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二是他个人加入持牌机构并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这些资格信息可在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不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无论是持证机构或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以虚假信息、内幕信息荐股,承诺收益,代理买卖,通过公众媒体发布具体投资建议,或利用软件工具误导宣传。还是没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人员违反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都是非法荐股行为。
比如以大数据、AI选股、交易APP等为名诱导投资者购买相关工具、课程进行非法荐股、诈骗;还有的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的付费打赏、付费提问等功能非法荐股等等。这些行为将面临证监会没收所得、罚款、暂停或撤销业务资格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刑事责任。
李方:投资者如果遇到非法荐股,要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录音录像等证据,立即向证监会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可以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讨损失。我们还是建议投资者获取证券信息时,谨慎甄别荐股行为,核实机构和人员资质,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咨询渠道,可登录中国证监会官网、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证券从业人员信息。切勿相信所谓的“内部网站”“内部APP”。
冯海瑞:直播间、短视频、微信群中可能存在找“托”评论打赏增强荐股可信度,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帮投资者在股市实现低风险、高收益投资,某只股票“稳赚不赔”等荐股言论,均属于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投资收益的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要听信所谓的“内部渠道”“内幕消息”,如不慎受骗,不要轻信所谓“维权机构”“士”帮忙追回损失,要通过正确途径维权,避免二次受骗。
提醒广大投资者要保持警惕,理性投资,谨慎甄别荐股行为,认真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从业资质,确保选择合法、正规的证券投资咨询渠道,谨防“高收益”荐股陷阱,远离证券虚假信息。投资者唯有手握法律盾牌、破除暴富幻想,才能避免成为下一波被割的韭菜。